作者:北京水世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劉格 吳賢 游龍 梅榮琴
2013年的河蟹養(yǎng)殖是不平凡的一年,因為這一年經歷了苗種問題、前期低溫、以及百年一遇的持續(xù)40天的高溫,造成今年的產量不佳,部分塘口出現了低于一百斤的產量,規(guī)格也比去年明顯小了一個規(guī)格,但是還是有塘口養(yǎng)出了大規(guī)格高產量的螃蟹,我們北京水世紀公司通過對這些塘口的一個總結分析,歸納出了2013年河蟹養(yǎng)殖成敗的幾個關鍵點:
一、為什么河蟹第一次蛻殼大量死亡?如何解決?
2012年的冬天非常寒冷,在加上越冬期間很多苗塘都不投喂飼料,苗種體質會嚴重下降。在4月第一次蛻殼前需要大量補充營養(yǎng)來恢復體質,然而今年3、4月全國范圍低溫,導致河蟹吃食量下降,有的甚至不吃食,螃蟹體質下降,進而加劇了第一次蛻殼的死亡率。但是也有很多池塘未出現死亡,通過對比發(fā)現這些塘口有以下幾個共同點:水肥、透明度低。下圖是海南蘇海村養(yǎng)殖戶蘇永富的塘口,這個池塘第一次蛻殼死亡的螃蟹總數不超過10個。(圖片)
為什么水肥的河蟹存活率會高呢? 主要因為河蟹在溫度10度開始攝食,在16度以上正常攝食,但是今年早期的溫度過低,導致今年河蟹第一次蛻殼前吃食量急劇下降,部分塘口甚至不吃食,河蟹營養(yǎng)積累不夠,導致河蟹蛻殼死亡,然而肥水的池塘,在同樣的天氣下,水溫比水瘦的池塘高出1-2度,吃食情況會略好,同時肥水河蟹有一個吸水的習慣,大量的藻類、浮游動物會被河蟹不經意間攝入體內,我們稱為被動攝食,螃蟹主動吃料我們稱為主動攝食,正是這種被動攝食的存在,我們的螃蟹在第一次蛻殼前體質得到恢復,第一次蛻殼能順利完成。
二、高溫河蟹規(guī)格與存活率的影響?
溫度是河蟹養(yǎng)殖中非常關鍵的一點,河蟹耐低溫怕高溫,今年的高溫導致很多池塘出現翻塘、水草腐爛、河蟹吃食不好等問題,最核心的一個關鍵點:溶氧——氧氣在水體的溶解度與溫度相關,溫度越高溶解度越低。螃蟹在溶氧3.5以上可以正常生長,在溶氧低于2.0的情況下出現上岸、死亡。在低于3.5的情況下雖然不會出現死亡,但是河蟹攝食量會下降,同時攝食之后的消化率會降低,導致規(guī)格偏小,這是今年高溫期興化市沙溝鎮(zhèn)一個伊樂藻池塘的溶氧數據:
在如此低的溶氧情況下,螃蟹怎么可能規(guī)格大呢?怎么可能不出現死亡?但是有的塘口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:通過水草的布局、水草種類的更新。水草在螃蟹池塘的最佳比例在60-70%,而且不要出水,呈“水下深林”狀態(tài)。水草目前常見的有伊樂藻、水韭菜、輪葉黑藻,在高溫期我們通過檢測對比發(fā)現,輪葉黑藻的平均溶氧值比伊樂藻高出兩個點,而且該草通過使用蟹草肥B能夠達到一直控制在水下的標準,如下圖:這個塘口在高溫期河蟹未出現任何上岸上草現象,在每畝1000只的密度下螃蟹規(guī)格達到平均母2.5兩、公4兩的規(guī)格。
三、為什么水癟子會多?
水癟子可以稱為河蟹養(yǎng)殖上的不死癌癥,這個問題的一個典型特征就是肝臟壞死,我們通過對肝臟的細菌培養(yǎng)發(fā)現,導致肝臟壞死的主要病菌為弧菌,而且我們檢測發(fā)現,任何一個螃蟹的肝臟上都有弧菌存在,但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導致河蟹出現水癟子,一旦環(huán)境惡化、加上大量的攝食,肝臟負擔過重、螃蟹免疫力下降,就會導致水癟子爆發(fā),今年部分塘口打樣發(fā)現水癟子比例高達30%,很多人覺得水癟子無法解決,一旦發(fā)病的水癟子無法挽救;但是可以預防的,目前我們通過實踐總結出一套控制水癟子的方法:在第一次蛻殼前后使用弧菌天敵外潑,同時使用生命元+肝膽泰樂內服,有效預防水癟子大量爆發(fā)。興化紅星開發(fā)區(qū)一養(yǎng)殖戶早期一直使用生命元+肝膽泰樂內服,其塘口在第二次蛻殼結束后池塘未發(fā)現有水癟子,但是其周邊池塘打樣水癟子高達30%。
圖:肝臟有壞死,發(fā)白的跡象,繼續(xù)惡化將  慢慢形成水癟子。
圖:螃蟹的食腸很好,糞便飽滿,顏色較深,該螃蟹的消化吸收能力強,同時體質好,螃蟹比交肥。
本文來源于金來旺蘇州陽澄湖大閘蟹 北京大閘蟹 深圳陽澄湖大閘蟹 廣州陽澄湖大閘蟹 深圳大閘蟹 北京陽澄湖大閘蟹 http://m.kastamonuentegrevirtual.com/